为打通全民阅读“最后一公里”,近日,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,位于宁波市新碶街道凌霄社区的城市书房茂园如期建成开放,小区居民迎来了家门口的阅读室。
(资料图)
在这处刚刚完成改造的24小时共享书房里,几位青年读者正坐在落地窗前静静阅读。
据了解,茂园使用面积约70平方米,书架上的1000多册书籍都是小区居民自发捐赠的。“有了这个书房,我们阅读起来更方便了,还能解放家里的书架,我们都很开心。”小区居民董女士夸赞道。随着书房的开业,社区的微网格长和热心居民充当起了“书房值日生”,维护书房日常环境卫生。
“我亲眼见证了茂园的改造、开放,这是小区居民切实期待的工程。也希望书房今后能面向不同人群设计出个性化、多元化的订制项目,实现需求和服务的精准对接,切实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”凌霄社区党委书记周晶晶表示。
近年来,为打通全民阅读“最后一公里”,新碶街道率先在宁波市建成第一个小区内公益书屋,以创新城市书房建设运营模式为抓手,积极尝试跨界打造公共阅读体验新空间,做活邻里社交文化新平台,让市民在家门口尽享优质公共文化服务,全力打造网点布局更加密集、功能设置开放复合、运行模式共建共享、线上线下互动结合、特色活动定期举办的“5分钟邻里生活圈”。
目前,新碶街道已建成吉利爱心书屋、三味书屋、玉兰城市书房、艺碶文化空间城市书房4个“小而美”的城市书房,以及十余个企业和社区图书流通站、多个小区阅享空间。
“书房小归小,‘肚子’里的货却一点也不少。”近日,新碶街道海棠社区北电小区的三味书屋里传来阵阵朗读声,10组家庭正在这里举办亲子阅读系列活动。
这间书屋面积不大,但有藏书1000余册、阅览坐席30余个,还配备了图书自助借还机等智能化服务设备,无线网络全覆盖,成为小区居民的“文化充电站”。
同时,三味书屋还加入宁波市通借通还系统,加快了图书流通更新速度,方便居民就近阅读,打造出了一方优质的阅读空间。“‘听书’这个功能好,以后我那不识字的老朋友也可以来这里看书。”退休居民虞永涛表示。
闻着花香,迎着暖风,漫步至宗瑞图书馆,如今这里已被正式改造成为“艺碶”文化空间。
据悉,“艺碶”文化空间是新碶街道首个新型的综合性文化地标,将在5月10日正式对外开放。其中,城市书房设阅览坐席百余个,现有馆藏图书3.6万册。除了常见功能之外,“艺碶”文化空间还联合多个政府部门与企业,引进了非遗、音乐、文学、亲子等多类文化资源。
“我们引进了第三方管理模式,让公共资源与商业服务相结合,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。”新碶街道文化站站长林华幸介绍。
不仅限于单纯的阅读分享,今后“艺碶”文化空间将被打造成“图书馆+”,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,将动态的活动与传统的图书馆职能结合起来,形成一个新型的图书馆管理模式,并使之逐渐成为一个新型文化地标。(王奕丹、熊鹏、陈红)
关键词: